Toggle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使用介紹
知識專區
食安
農安
環安
種碳三年
小農種碳
SDG 永續標章
全球土壤醫生
公眾參與
訊息
活動訊息
食在當下
食事求實
小農列傳
系統訊息
小農報告
公告
Google Translate
首頁
SDG永續標章
文章專區
種碳三年
真永續 就從吃國產米開始吧!
2025-01-13
|
如果企業認為成本比較重要,吃國產糧食一定比進口的便宜,除非企業不了解「外部成本」問題。(圖片來源/pxhere)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是各個企業永續經營的「聖牛」,金管會證期局更把企業《ESG永續報告書》當成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指標,上市上櫃公司每年必須公開並繳交《ESG永續報告書》。
這幾年我看了許多企業的ESG年報,不乏空洞無力,因為ESG並沒有具體量化的目標、指標,所以比較負責任的企業會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17項作為依據,但是大多數是望文生義,並沒有依據SDGs的具體目標(Targets)和指標(Indicators)量化衡量他們的永續KPI(關鍵績效指標)。
SDGs和ESG密切相連,乍看起來,像是個迷宮,必須要與企業的本業結合,訂定策略、目標,以及一步步執行的方法。
SDGs17項目標,「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最容易著手
我研究SDGs 4、5年下來,而且還要依照黃金標準的量化工具提報認證,以及2024年9月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UNDP(聯合國發展規劃署 – SDGs的負責機關)共同出版的SDG貢獻指南(ISO/UNDP PAS 53002:2024),大致整理出了按照SDGs可以產生實質量化績效的方法。
SDGs的具體目標(169個)和指標(248個,扣除部分重複2-3次的指標,有231個單一指標),相當複雜,再加上彼此之間的關連,以及許多是各國或地方政府的職責,所以一般人如無長期深入的了解,難以應用。所以在實施上,必須先易後難,逐步展開。
在17項永續目標中,最容易著手、最具體,且無法拒絕的是「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而其中所有企業都必須的消費,則是「吃」。
台灣不吃國產米,是戳破ESG/SDGs全是謊言
我們先從最普通且最無可迴避的一項食物 – 米開始;據我非正式口頭調查,很多大企業都有餐廳,也有許多餐廳外包,這涉及到這些企業的「成本」,以米為例,買進口米只要2、30元一斤,台灣的優質米要4、50一斤,這樣的價差,就可以讓很多人吃不到台灣米,而且最多的廚餘就是米飯,或許是因為便宜沒人在乎。
一年一度花蓮玉里鎮長良里,就是台灣第一147公頃有種植規模的減碳米現場,大家都可以來見證。(攝影/方儉)
如果只是講錢,當然買進口米,但是如果要講ESG,凡是買進口米的就不及格了。
ESG沒有標準,SDGs有標準,在國際上經常把SDGs引用到ESG上。
只要看一條 SDGs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就知道如果不吃國產米、國產糧食,就違背了這一項永續目標,這也是戳破ESG/SDGs 謊言的一根針。
以上是將聯合國SDG 12的目標、具體目標、指標逐字翻譯,我相信很少企業永續長如此字斟句酌的解析SDG 12的內涵。
購買小農種碳農產品,逐步達成SDGs目標
有人認為大家更喜歡吃麵包,這又牽涉到教育、健康問題,從小我們被教育「吃麵包長得高」的謬論;也有人認為麵包有更多的蛋白質,而這正是造成1/8人的過敏源「麩質glutein(麵筋)」的來源,許多風濕過敏症狀只要斷麵食就好了;反觀米就沒有這種問題。而且如果大家開始吃糙米,其營養成分(微生素、蛋白質、胺基酸、微量元素)都比麵粉更好。
凡成大事者,勿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如果企業宣稱自己是永續的,卻沒有消費國產糧食,就明顯違反的SDG 12的精神與內涵,這還會永續嗎?如果企業認為成本比較重要,其實在成本上,吃國產糧食一定比進口的便宜,除非企業不了解「外部成本」問題,進口糧食是被轉移掉了,可能是在剝削另一個國家的環境、農民、勞工,這樣更是以鄰為壑。
這應該是全台灣第一個被國際黃金標準認證登錄的減碳與永續認證登錄的專案,歡迎企業合作,從SDG 12開始,建構有益良環境、社會、治理的永續策略。
2025年離SDGs 2030年的目標年還剩5年了,希望企業趕快改吃國產糧食,更能幫助具有生態系統服務的農民、農村、農業,台灣已經有國際減碳和永續認證黃金標準登錄的小農,歡迎企業採購,支持這些名不見經傳,默默為全球減碳、永續努力的小農。
如果從購買小農種碳農產品開始,我們會協助企業從SDG 12開始,配合企業的經營模式、中長期業務計劃,擴展到其他的SDGs。
如果企業想要落實永續,歡迎與我們聯絡:
service@mihumisang.org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1841
)
|
About Us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是1990年發起地球日,和1992年台灣環保團體參加地球高峰會後決定成立的基金會,推動綠色消費運動。天地和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因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倡議環安、農安、食安而設立的營利機構,開發「努力小農 App」,並從事國際自願性減碳專案,幫助小農取得國際碳權認證,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Other
聯絡我們
下載努力小農APP
會員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Google Translate
網頁由Google自動翻譯內容不準確之處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