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碳三年
做個努力勇敢誠實的小農
2025-05-13

台灣小農種碳專案是世界第一個國際農業土壤減碳專案,未來的每一步都是「第一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圖片來源/方儉提供)


小農種碳,不小心的世界第一


經過4月底、5月初的黃金標準核准的驗證機構 Re Carbon的現場審核後,我們重新審視「台灣小農種碳專案」,以及「土壤有機碳框架方法學」,又有許多重新的體會與認知,這個專案從研究已經3年,正式啟動日是2023年1月1日,迄今也滿2年4個月,也算是10年專案期的1/4,簡言之,在這近30個月期間,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的挑戰只會更大。因為我們是世界第一個正式進入土壤有機碳減碳國際認證的專案,肯定會換來各方的關注和挑戰。

5、6月因為北半球的農業耕作,擾動地表土壤,使封在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大量排放,而進入尖峰期,春季碳濃度高峰,年年如此。按照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官方網站公平每天最新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每天都在打破過往的紀錄,每天都在創造世界紀錄。


此圖顯示了四個全球大氣基線觀測站的二氧化碳度資料。每日平均二氧化碳阿拉斯加(藍色)、夏威夷州莫納羅亞火山(紅色)、美屬薩摩亞(綠色)和南極洲南極(黃色)。粗黑線代表每筆記錄的平滑季節曲線,和平滑去季節化曲線的平均值。這些線很好地估計了全球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有關如何根據每日數據計算平滑季節週期和趨勢的詳細信息,請參見此處。(取材至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網站)

川普拔掉了地球的溫度計


我們不知道上面這些公開資料還能維持多久,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已下令在近期內將刪除這方面的政府觀測研究預算,大量的氣候變遷資料,現在轉移到仍重視全球氣變化的歐盟國家。川普真的解決了氣候變遷的問題,以後人們不再有即時大量資料構成的可信暖化證據,沒有證據,就等於沒有發生。

這等於是拔掉了地球的溫度計,沒有溫度計,就不算發燒了?

我們每個小農的努力都極為微小,這樣努力,能夠改變嗎?

我想信我們能改變,因為地球會變成今天的格局,主要貢獻者並非人類,而是看不到的微生物,地球生命的「基層」,植物光合作用固存二氧化碳,動物吃了植物(也有動物),最後排泄或死後的殘體,都會成為細菌(分解者)的生質(biomass),而細菌總體的生質與土壤有機碳成正比,今天地球維持未過度暖化,全靠這些看不見的「微朋友」。

如果細菌能夠貢獻「一己之力」,維持生命,繁衍後代,完成它們生命的使命,小農也能和共生的微生物,固存土壤有機碳,一定能夠達成使命;如果小農可以,有更多資源、知識與能力的企業、政府當然更可以了。

從過去至少3次的累積數據,我可以找到理論、實證的依據,相信從長期觀點,我們小農土壤的有機碳的累積量,也會像大氣二氧化碳變化的鋸齒形曲線逐年提高。如果大家都這麼做,正好沖銷上升的二氧化碳濃度,達成「碳中和」。

恕我現在在認證前,無法提供相關的數據,但是我仍會與專業者或利益相關者半公開討論相關資料,務期資料嚴謹而完整。因為過去我們一有資料就公開,外界往往沒有探究內容,就開始以想像的情境來批評,對我個人而言,我可以從容面對各方的批評指教,但對一些小農而言,就產生很大的困擾,甚至放棄參與,這是我這個專案開發者必須避免的風險。

碳信用只是農產品碳權的額外價值

不論土壤有機碳存量是開高走低,或是開低走高,如果小農以種碳的方法學進行,都會有所成就,不應以一、兩年的高、低而悲喜,而是平常心來看,因為對農民最重要的事,不是減碳,而是農產品,因為農產品才是農民真正的「碳權」,認證產生的減碳績效,「碳信用」,則是農產品種植時「額外」產生的附屬物。

我極厭惡某些急功近利的人以為「碳信用」就是「碳權」,這是「買櫝還珠」,從SDGs的永續角度而言,認證的碳信用只是永續價值中額外的「包裝紙」,包裝精美的農產品是可以獲得好價錢,但是只看包裝紙,而不看產品,則是本末倒置,只會造成弄虚作假的惡果,失去了所有減碳專案「額外性(additionality)」,就像一個學生不會工作,只會造欺騙通過考試,騙取高分,又讓人類拯救氣候危機陷入更大的誠信危機。

事實上碳交易在世界上已經是一個負面印象,因為碳交易過大於功,才會有今天二氧化碳度持續升高,氣候災難頻仍。

我曾提醒驗證機構訪問小農時,要問他們過去5-10年氣候變遷對他們的影響,這是一個最好的問題,因為我所認識參與種碳的小農們,都告訴我他們過去5年以來所遭遇到氣候災難切膚之痛,促使他們認為一定要參加這項計劃。

我們這項專案,有50多個專案參與者,代表了300多位農民及其參與農耕的家屬,接下來2-3個月的時間,我們要一一為每一位專案者建立子專案檔案,也就是為每位小農立傳,成為專案報告。

作假拚認證?

專案報告是以永續發展目標為經緯,說明每位小農及其家人或協作者在參與專案的故事與改變,以及他們的願望與願景。

我從事認證、檢測相關工作近30年,我曾公開向我採購的供應商說,拿出你們的ISO 9000認證報告給我稽核一次,哪一家是真實的?如果找到一家,我就可以退休了。

過去從事供應鏈品質系統認證訓練時,每次我問上課的學員,包括企業員工和認證公司稽核員:「認證最常做的是什麼?」

答案每次都是「做假」。做假害了企業,壞了供應鏈,更沒有價值鏈,我深惡痛絕,但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考試,都在揣摩什是「標準答案」,虚情假意但滿足「標準答案」的需求,養成了作假的習慣,而失去了解決問題、與同事共同協作的能力。

減碳量絕對不是標準答案,SDGs整體績效才是共同解決問題的路徑。「小農種碳專案」是一場精采之旅,不在於減了多少碳,而是提供了多少永續影響力的價值。

-----------------

如果您也想支持小農,了解小農的辛勤苦樂,請安裝努力小農,可以看到更多努力小農努力工作的情況,並可直接向小農購買產品。

努力小農App已推出新版,歡迎更新或下載安裝。

手機請至Google Play or Apple Store 下載,或 掃QRcode 。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4286 )

About Us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是1990年發起地球日,和1992年台灣環保團體參加地球高峰會後決定成立的基金會,推動綠色消費運動。天地和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因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倡議環安、農安、食安而設立的營利機構,開發「努力小農 App」,並從事國際自願性減碳專案,幫助小農取得國際碳權認證,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Google Translate

Google Translate

網頁由Google自動翻譯內容不準確之處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