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二十四節氣 -- 立春
2021-02-04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稱“打春、咬春、報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立春又象徵春天的開始、春為歲首。《史記.天官書》裡提到「立春日,四時之始也」,表示立春是一年的開始,是生命春天降臨的標誌。民諺云:「立春陽氣生,草木發新根」,是農事耕種啟動的重要時令,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生長的季節,萬物至此漸次復甦。

在立春時節,也發展出「春卷」這項美食。以前春卷一開始是人們立春時,會把餅皮包裹生菜,接著大家來分享食用,有祈求身體健康的象徵。就這樣到了立春,每個人都在一口一口的吃著春卷,故也產生了「咬春」一詞來形容此民俗,最後春卷到了現今,也變成了日常生活美食,不用在等立春才能吃到。

由於台灣氣候暖和,立春時,中南部地區一期水稻已進行插秧,北部地區則為休耕或播種。立春又象徵春天開始的意思,因此人們常根據立春之天氣,預期未來一年之收成。

諺語

立春落雨透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會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六畜不安。

雷不打春,今年一定好年冬。

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後,潮汐海流加大。

春天後母面:入春以後,氣候陰晴冷煖無常。

春霧(音ㄇㄥˊ)曝死鬼,夏霧做大水:春天降霧會放晴,夏天降霧會雨澇成災。

種植

北部:茄子、番茄、大蔥、牛蒡、分蔥

中部:白芋、西瓜、胡瓜、甜瓜、鵲豆、蕹菜、莧菜、莿瓜、肉豆、蔥

南部:白芋、薑、越瓜、鵲豆、刁豆、萵苣、肉豆

 

資料來源:二十四節氣與農漁民生活(內政部與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編印)

About Us

「努力小農」應用程式由財團法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旗下「天地和氣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維護、推廣,旨在結合台灣各地小農,提供真實可追溯性的小農交易平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