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日訊】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在巴梨召開COP21時通過「千分之四倡議」,當年也推動台灣「有機農業促進法」的誕生,2021年世界土壤日以「停止土地鹽化提升土地生產力」為主題 。今年的主題是「停止土壤鹽化,促進土壤生產力」,大武山文教基金會提出台灣千分之四行動,讓台灣的沿海農田土壤不受鹽化,並改善農法促進有機質,同時有多家民間組織共同發起「2020小農種碳元年」,協助小農參與千分之四行動,並進行國際減碳認證,可將碳權售予國際企業,對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
12月4日參與千分之四倡議、小農種碳元年行動的的各方代表:
大武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曹啟鴻
台東大學生物系教授 劉烱錫
清潔發展機制專家 徐帥軍
台灣食在安心農產運銷合作社理事長 巫建旺
米田共享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長 謝景貴
慈濟大學USR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公衛系副教授 謝婉華
慈濟大學USR教學研究中心主任 江允智
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教授 汪浩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方儉
農業「種碳」的方式是地球45億年演化最重要的工程 – 光合作用,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封存到土壤中,這也是千萬年前石油、煤炭封存在地下的方法。利用農業技術的改變,有機、友善環境耕作,可以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N2O)的排放,而且還可以藉由光合作用將碳長期穩定的封存在土壤中,促進生產,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大武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曹啟鴻在2016年即參與「千分之四倡議」,近年在民間與學術研究機構共同推動光合菌,以減少農藥、化肥使用,農友施用後,反映良好。
曹啟鴻表示,因為長期的慣行農法,農藥與化肥會將土壤中的細菌殺死,土壤活力消失,農民只好使用更多的農藥、化肥保證產量,結果形成惡性循環,土壤有機質大量流失,硬化、結塊,原有生產力盡失,光合菌像是人類消化道中的益生菌,以土地原有與作物共生的細菌,幫助植物釋出土壤的有機質,存放在土壤中,經過多年實驗、實證,唯有有機農法,減少農藥、化肥濫用,才能提升土壤有機質,真正促進良好農業生產。
曹啟鴻強調,我們要培養好的細菌,才有好的土壤,才有好的好的農產品,安全的糧食自給供應,國民才會有好的健康、消費習慣。落實千分之四倡議,有助台灣的小農的國際競爭力,參與國際減碳。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在今年9月推出「努力小農App」公開測試,「努力小農App」是一個免費公益平台,不會向小農或消費者收取任何費用,旨在成為小農的臉書,消費者的開心農場。在手機上隨時可以記錄生產資訊,拍照、打卡、上傳,即可有效迅率的將當天的工作上傳到雲端資料庫,並分享到「努力小農App」上。目前已有一百多位小農加入,將產品登錄,並透明揭露真實的小農生產履歷 ,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向小農購買產品,可以避免網路或實體通路的不實廣告。
由於「努力小農App」,使得推動農法有了方便的工具,在2015年國際土壤年後,出現「農業林業種碳」的潮流,國際碳交易也公布農業減碳的協定(Land Use,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 Protocol)和方法學,「種碳Carbon Farming」也成為一門顯學,從落後的非洲到進步的美國,農民都展開「種碳」行動,已有上千個案例,和數億美元的碳權交易。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已與國際碳權認證機構準接冾,進行第一階段的種碳行動,針對水稻種植,可以利用光合菌減少使用肥料,降低N2O排放(N2O的溫室效應潛勢是二氧化碳近300倍),且能增加土壤有機質,也可以改變耕作方法,保護土壤結構以保存有機質,和水旱輪作,也可有效減少稻田甲烷的排放(稻草在水中腐爛產生甲烷氣體),或是以稻殻稻草作為生質能產生生物炭。
估計每公頃的稻田可以封存20-30噸的二氧化碳,目前每碳碳在碳交易市場價格為15美元以上,產品也可標示減碳效果,並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指標掛鈎。
#種碳 #世界土壤日 #努力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