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12月21日
冬至俗稱"冬節",「至」是極之意,是說寒冷陰森的天氣達到了極點,通常過了這天,陽氣初萌,白晝便會逐漸增長,所謂「冬至陽生」,冬去春回的日子即將開始,此時太陽達赤道最南邊,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古代農耕時期,一年辛苦,期待秋收冬藏,穀物糧食積滿倉庫,人們在此時節休養進補恢復生息,準備過年的物品。
在臺灣,冬至吃湯圓,俗稱「冬節圓」或「圓仔」,圓仔有分甜鹹、大小之分,象徵圓滿、豐碩,並增添一年歲月,是有取於一家大小團圓過冬的美意。
「冬至」也具有大節的意義,因此有人將冬至的所有祭拜活動,稱為「謝冬」,的確是能表現收穫季的心境。
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後;三是三九天。民間早就有"夏補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
【諺語】
▶ 冬至烏,過年酥:冬至若下雨,則占過年會放晴。
▶ 冬至透腳日,做田人拼攏劊直:冬至晴朗,農夫忙於農事。
▶ 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冬至為古代之過年,故說吃過冬至湯圓即算添一歲。
【種植】
▶ 北部:皇帝豆、菜豆、蘿蔔、石刁柏、蕪青
▶ 中部:廿日蘿蔔、石刁柏
▶ 南部:冬瓜、茄子、路蕎、韭菜、蘿蔔、大蔥
如果您也想支持小農,了解小農的辛勤苦樂,請安裝努力小農,可以看到更多努力小農努力工作的情況,並可直接向小農購買產品。
手機請至Google Play or Apple Store 下載,或 掃QR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