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2024 二十四節氣 -- 穀雨
2024-04-18



【穀雨】4月19日


【節氣特性】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寒冷的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雨水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 此時為水稻幼穗形成期,田區需水量較多,穀雨象徵著農民佈穀後望雨之心態。「清明田,穀雨豆」,清明時插秧要結束,穀雨時,豆類要播種結束台灣北部地區的水稻業已插畢,南部的一期水稻則已抽穗開花。

【氣候特徵】


穀雨期間本局全臺平地測站,1981~2010 共30 年平均之平均氣溫約23.9℃、平均最高氣 溫約27.7℃、平均最低氣溫約20.8℃、平均相對濕度約78.1%、4 月下半月累積平均降水 量約62.5 mm、4 月下半月累積平均降水日數約5.7 天。

【健康特性】

在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裡,氣溫升高,降雨量增多,身體的濕氣不容易排出,稍不注意,體內的熱和濕氣相結合,就容易形成「熱濕」,會誘發老年人關節疼痛、腰背疼痛,風濕病或哮喘發作等。兒童則表現在扁桃體腫痛、支氣管炎,咳嗽等症狀。為了預防這些疾病發生,我們需要祛濕利水,多吃一些能健脾除濕的食物,例如薏仁和山藥,還有芡實、黑豆、冬瓜、山藥、百合、木耳等,都可用來入菜或熬粥,最養脾胃。


【節氣農產品】茶、香椿、土茯苓、豆芽、薏米、山藥、紅豆、綠豆、水芹菜


【盛產蔬菜】四季豆、箭竹筍、黃豆芽、龍鬚菜、扁豆、地瓜葉、秀珍菇、蘆筍


【盛產水果】青梅、胭脂梅、烏梅

------------------------------------------



▶ 小農:盧玲玲、謝清波
▶ 小農產品:黑豆、黃豆
▶ 小農特色:有機認證面積達20公頃, 從台北移居花蓮務農, 致力原生大豆的種植, 完全不使用肥料、農藥 天生地養自然農法, 輪作的種植方式, 讓土地輪替休息 和儲備能量, 豆科自然從空氣中 吸收氮氣, 結合日月精華 獲得滿滿的能量, 自然農法產量減半, 風味加倍,品嚐才知道。
▶ 產品特色:無肥料、無農藥自然農法,有機認證,100%花蓮一號黃豆, 台灣原生黃仁黑豆,莊園單一精品豆品。
▶ 聯絡方式:
https://r.mihumisang.org/share-vendor?id=0qwzv34gpy5rbajv




【民俗】

▶ 喝穀雨茶
穀雨有喝茶的習俗。穀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又叫二春茶。穀雨茶就是穀雨這天採的鮮茶葉製成的茶葉,而且要上午採的。穀雨茶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香氣宜人。傳説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 吃春
穀雨前後,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説。人們把春天採摘、食用香椿説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為紫椿芽、綠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鮮椿芽中含豐富的蛋白質、胡蘿蔔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其葉、芽、根、皮和果實均可入藥,具有健胃理氣,止瀉潤膚等多種功效。

▶ 賞花
穀雨前後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閒暇重要的娛樂活動。

【諺語】

▶ 穀雨寒死虎母:雖然已過清明,仍然常有低溫冷鋒過境,令人冷得發抖。
▶ 穀雨,鳥隻做母:形容鳥兒此時大量交配、繁殖。
▶ 穀雨前三日無茶挽,穀雨後三日挽不及:春茶在穀雨附近開始摘採,而且必須把時機,太晚則茶質不佳,一天到晚採茶、烘茶,此時茶農最為忙碌。
▶ 穀雨相逢初一頭,只憂人民疾病愁:穀雨若在月初,則占人民多疾病。
▶ 穀雨前後好種薑:此時台東,花蓮地區正是種植生薑的季節。
▶ 一斗東風三斗水:此時颱風東風則多雨。


【種植】

▶ 北部:胡瓜、西瓜、蕹菜、大蔥、韭菜、白芋、落花生、甘藷、菜瓜
▶ 中部:番椒、蔥、蕹菜、大蔥、黃麻
▶ 南部:大蔥、豇豆、芥菜、蔥、蕹菜、黃麻、菜豆

【漁產】

▶ 基隆:鮸魚、刺鬣魚、虱目魚苗
▶ 澎湖:沙魚、目吼、虱目魚苗
▶ 蘇澳:沙魚、鰮魚、烏鯸、白帶魚

如果您也想支持小農,了解小農的辛勤苦樂,請安裝努力小農,可以看到更多努力小農努力工作的情況,並可直接向小農購買產品。

努力小農App已推出2.0版,歡迎更新或下載安裝。

手機請至Google Play or Apple Store 下載,或 掃QRcode 。

     

資料來源:農委會

#努力小農  #二十四節氣  #穀雨

About Us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是1990年發起地球日,和1992年台灣環保團體參加地球高峰會後決定成立的基金會,推動綠色消費運動。天地和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因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倡議環安、農安、食安而設立的營利機構,開發「努力小農 App」,並從事國際自願性減碳專案,幫助小農取得國際碳權認證,實踐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