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11月7日
【節氣特性】
秋去冬來,冬季以立冬為揭開的序幕。在臺灣,「立冬」未必會感覺到非常寒冷,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幾天的大太陽,天氣炎熱,所以有「十月小陽春」之稱,不過這裡的十月是指農曆的十月!立冬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必須透過進補恢復元氣,因此才有「立冬日要進補」的補冬一說。
此時水稻亦開始收穫,田間也撒下冬季裏作或綠肥作物的種子。
在這個時節,喜歡賞鳥的朋友們可以開始準備賞「冬候鳥」了。進入這個節令後,陸陸續續會有許多鳥類從遙遠的北方飛來過冬,這些候鳥來台過冬的時間約半年左右,你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到台北近郊關渡觀賞各種的「冬候鳥」喔!
【氣候特徵】
立冬期間本局全臺平地測站,1981~2010 共30 年平均之平均氣溫約22.9℃、平均最高氣 溫約26.6℃、平均最低氣溫約20.1℃、平均相對濕度約75.1%、11 月上半月累積平均降 水量約60.6 mm、11 月上半月累積平均降水日數約4.4 天。
【健康特性】
俗諺「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立冬天氣寒冷,過早外出可能會暴露在寒冷的天氣中,容易引起感冒、咳嗽及其他健康問題,要注意保暖。
立冬也是極寒之日、陰氣旺盛,不適合喝過量熱水及洗太久的熱水澡,容易導致陽氣流失,而身體不適。
古人認為立冬寒氣重,身體容易不適,需要養精蓄銳、補充元氣,會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來抵禦冬天的嚴寒,現代人則會吃上一碗羊肉爐、薑母鴨或麻油雞,來暖和身體。
【盛產蔬菜】小白菜、白蘿蔔、蘿蔔嬰、芥蘭菜、山蘇、荷蘭芹、大頭菜
【盛產水果】西洋梨、柳丁、葡萄柚、哈密瓜、黑棗
【節氣食品】麻油雞
▶ 材料:薑、雞肉、米酒、麻油
▶ 作法:
5.若是採【半酒做法】,為了避免肉質變柴,煮法:先加入1瓶米酒,大火烹煮後,再加水煮滾。建議加入滾燙開水,才不會影響雞肉熟度。
6.喜歡酒味濃、雞肉軟嫩的口感,此時便可起鍋;喜歡湯頭甜而酒味淡,可再稍煮片刻,讓肉質更軟爛。
資料來源:https://food.ltn.com.tw/article/8454
【民俗】
1.補冬:古人認為立冬寒氣重身體容易不適因此要補冬,建議喝羊肉爐或薑母鴨來補氣血。
2.拜祖先:立冬可拜祖先感謝祖先一年幫忙,拜完後可以吃湯圓,代表家家團緣。
3.吃餃子:古人流行在立冬吃餃子,因為立冬為秋冬交替的節日,因此“交”替就成為“餃”故用餃替吃餃子就代表節日交替。
4.吃甘蔗:古人有些擔心喝補氣湯與食物會上火,因此就有人開始以吃甘蔗來替代進補,然而冬天也是一年最後節氣,選在立冬吃甘蔗也有倒吃甘蔗的意謂。 另外在福建、潮汕一代的人,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因此立冬更要吃甘蔗與炒飯。
5.吃生蔥:立冬吃生蔥,古人立冬能吃蔥能讓身體散發體汗,使體的陰氣能歲著汗液排出,如此一來氣血循環就通了。
【諺語】
▶ 立冬過,稻仔一日黃三分,有青粟無青菜:中南部地區二期稻作到立冬時皆可收穫。
▶ 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收成期間,放飼的雞及野生的鳥有穀物可吃,喜而好啼。
▶ 立冬過,稻仔一日黃三分,有青粟無青菜:中南部地區二期稻作到立冬時皆可收穫。
▶ 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收成期間,放飼的雞及野生的鳥有穀物可吃,喜而好啼。
▶ 補冬補嘴空:台灣人的習俗,立冬日要進補,一般是吃麻油雞酒或者是四物仔、八珍、十全等。
【種植】
▶ 北部:馬鈴薯、茄子、皇帝豆
▶ 中部:蕗蕎、百合、玉米、胡蘿蔔
▶ 南部:西瓜、苦瓜、石刁柏、球莖甘藍、大小麥
=======
如果您也想支持小農,了解小農的辛勤苦樂,請安裝努力小農,可以看到更多努力小農努力工作的情況,並可直接向小農購買產品。
努力小農App已推出新版,歡迎更新或下載安裝。
手機請至Google Play or Apple Store 下載,或 掃QRcode 。
資料來源:農業部
#努力小農 #二十四節氣 #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