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碳三年
讓全球土壤醫生在台灣落地生根
2025-01-08


台灣地狹人稠,耕地有限,應好好保護,台灣小農種碳專案加入「全球土壤醫生計劃」,和世界農民一地改善土壤,增加土壤健康,歡迎大家來加入。(方儉  攝)

和世界一同改善農地土壤

「台灣小農種碳專案」為了持續擴大進行,需要一套讓農民容易理解,且可執行的教材,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自2015年以來,大力推動促進土壤有機碳增加,成為土壤碳匯,可以同時解決糧食與氣候的危機,因為土壤的有機質增加,土壤健康,作物才能保證穩定的產量,供養地球日益增加的人口,預計2050年將達到100億人,同時又要溫室氣體又要「淨零」,如果要保持人類生活品質,就要讓全球的可耕地扮演固碳的角色。

近年的軍事衝突,造成農民與農地大量受損,成為重大的人道危機,在生命和食物的危機下,更顯出土壤的重要性。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軍事衝突摧毀了大量的農地、農村,造成食物供應缺乏,聯合國糧食組織呼籲要和平,保護農民與農地。(版權© FAO. 授權使用)


2024 年 6 月 20 日,加沙地帶汗尤尼斯——穆罕默德·亞蒂 (Mohamed El Yaty) 受損/被毀的溫室農場。
根據糧農組織-聯合國衛星專案的最新地理空間評估,截至4月23日,加沙地帶427公頃的溫室遭到破壞。汗尤尼斯省的受損溫室面積最大(217公頃,佔所有溫室的41.9%).(版權© FAO. 授權使用)



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我們實施「全球土壤醫生計劃」,珍惜和平與富饒的土地。

全球土壤醫生計劃(Global Soil Doctor Programme, GSDP) 是由「全球土壤伙伴關係(Global Soil Partnership, GSP)」制定的一項農民對農民的訓練計劃 。該計劃旨在為農民提供 教育材料,讓他們了解永續續土壤管理(Suatainable Soil Management, SSM)。卓越農民——被公認為「土壤醫生」,他們被選為支援和教育當地社區的其他農民。該方案創造了一個自給自足的交換過程,促進了SSM的實踐。

今年3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土壤醫生計劃同意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與天地和氣公司成為參加團體,並授權使用他們的必要教材與內容,並翻譯成繁體中文。但由於台灣不是會員,所以他們不能直接提供相關的支援,但可以將台灣的活動向他們報告。


台灣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來,很少和聯合國相關組織打交道,政府機關參與有國際政治的阻力,民間組織反而可以有較大的參與空間,即使非正式的會員,還是可以用純民間的身分參與具有普世價值意義的民生活動。

加入聯合國全球土壤伙伴計劃

7月開始,我們以「全球土壤伙伴計劃(Global Soil Partnership, GSP)」倡議者身分正式展開「全球土壤醫生計劃」,預計將所有教材、相關參考資料中文化,並尋找、徵求各縣市的土壤醫生參與團體與個人,並依照GSP的規則組成團隊。

只要是願意出錢、出力共同推動土壤醫生的團體,都可以成為倡議者,倡議者選出潛在的農民團體和選擇潛在的土壤醫生(一般是農人),並展開必要的訓練,訓練出土壤醫生,再由土壤醫生訓練當地社區的農人,舉辦社區活動。


倡議者應符合以下條件

  1. 屬於政府機構、推廣服務機構、土壤科學學會、地方/區域協會、 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或任何其他在該國積極從事「永續土壤管理」工作的公認機構,或者是土壤學者;
  2. 表現出對「永續土壤管理」主題的興趣,見《永續續土壤管理自願準則》(正在翻譯中),並具備紮實的農業、土地管理或自然資源管理的一般知識;
  3. 能夠並有興趣長期維持該計劃;
  4. 與農業社區有現有的聯繫和聯繫(倡議者必須得到農民的信任),並能接觸到農民的人脈網路;
  5. 獲得資助訓練人員的財政資源和/或運作土壤醫生專案的費用;
  6. 理想情況下,國家級的推動者應有可能與地方其他推動者進行協調和合作。

倡議者的角色:

  1. 協助訓練人員參加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訓練班。;
  2. 確定將參加該計劃的農民團體,並傳播資訊以鼓勵他們參與;
  3. 根據全球土壤醫生標準(附表一),選擇符合GSP的訓練師;
  4. 根據附表一列出的標準,確定和選擇潛在的土壤醫生;
  5. 對土壤醫生進行使用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編製的教材的訓練;
  6. 為土壤醫生提供實施該計劃所需的教育材料;
  7. 支援對其他農民進行土壤醫生訓練;
  8. 通過將教材翻譯成當地語言來支援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
  9. 將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教材與國家一級已有的相關資源和舉措相結合 ;
  10. 使GSP秘書處和土壤醫生之間能夠交流資訊(確保定期進行反饋);
  11. 與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分享實施反饋(例如實地經驗和當地知識),並就如何改進該計劃提出建議。

 
台灣的農地已經不足,仍遭受到大量的侵蝕,這也是未來土壤醫生計劃需要消除的危害。


6月間在花蓮壽豐江玉寶生態農場,進行的一場土壤醫生的先期課程,由江玉寶長(拿麥克風說話者)介紹他30年來從事農業到有機生態之路的故事。(方儉  攝)


花蓮玉里鎮長良里長陳文華在他的田裡展示他減少翻耕強度,和使用生物有機資材後,增加有機碳增加的土壤。(方儉  攝)


附件 一  訓練師的遴選標準

  1. 接受過正規教育,例如土壤科學、農業、 農學或相關領域的證書、文憑或大學學位,對永續續土壤管理原則有很好的理解;
  2. 受雇於倡議者,或長期支持倡議者,以訓練和支援該國或選定的次國家層面的土壤醫生;
  3. 能夠在特定國家或特定的地區,用當地語言授課, 以便訓練當地農民並與當地農民交流;
  4. 對於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秘書處提供的訓練師訓練,每個國家至少一名土壤醫生訓練師(最好是兩名)應精通中英文;
  5. 擁有或能夠與農業社區和土壤醫生建立緊密的關係(訓練師應得到農民的信任);
  6. 有能力使用現有的訓練材料訓練土壤醫生;
  7. 為土壤醫生提供支援,以建設其社區農民的能力;
  8. 能夠為土壤醫生訓練材料(海報、土壤測試方法、土壤測試工具等)的選擇和改編做出貢獻,並根據當地情況(語言、相關性資訊等)進行調整;
  9. 有空並願意接受訓練;和
  10. 願意接受必要的評估,成為合格的土壤醫生訓練師。

附件二  選擇土壤醫生的標準

  1. 代表一系列地理區域,確保性別和種族多樣性;
  2. 願意協調或承辦示範地塊工作;
  3. 表現出接受特定訓練以成為合格土壤醫生的可用性和意願;
  4. 通過開展為社區,甚至其他社區的農民提供的訓練課程,能夠並渴望與其他農民分享知識;
  5. 以身作則,從自己的耕作實踐中創新、思考和實驗;
  6. 能夠並願意幫助農民使用他們接受過訓練的方法對他們的土壤進行基本評估 ;
  7. 願意與倡議者分享他們的本地知識和經驗,然後倡議者將與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分享這些知識和經驗,以改善GSDP全球土壤醫生計劃。


保護農地人人有責

台灣目前已有良好的民間自發的農民訓練課程,例如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和食品工業科學研究所長期合作,有系統的在各地推廣農漁牧民使用、自製擴培光合菌,成效斐然,已有近萬名農漁牧民受到訓練,並在各地廣泛使用中。

台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業推廣中心近年在花東地區審認超過500公頃的友善環境小農,形成一股改變的力量,該中心主任台東大學教授劉烱錫信誓旦旦希望將台東縣全縣都變成有機農業。

台灣小農種碳專案逐步擴展中,希望在今年增加到1千公頃參與「種碳」的農田,利用農地作物的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種」回土壤中。

如果有意成為土壤醫生,或是土壤醫師的訓練師,請與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聯絡,service@mihumisang.org,我們將會提供相關資料給有志參加者。


About Us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是1990年發起地球日,和1992年台灣環保團體參加地球高峰會後決定成立的基金會,推動綠色消費運動。天地和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因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倡議環安、農安、食安而設立的營利機構,開發「努力小農 App」,並從事國際自願性減碳專案,幫助小農取得國際碳權認證,實踐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