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3月5日
【節氣特性】
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這個節氣代表著春雷始鳴,蟄蟲出土的時節,也象徵著大自然的萌動和生機,農業的生產亦開始運作。中北部地在驚蟄左右為水稻插秧盛期。驚蟄象徵春雷初響,萬物萌發之景象,在驚蟄前太平洋高壓過早發展而有打雷,會使中南部地區雨水連綿,此種反常現象會使得低窪區發生災害,亦會使得西部沿海鹽田之晒鹽受到影響。
【氣候特徵】
驚蟄期間本局全臺平地測站,1981~2010 共30 年平均之平均氣溫約19.1℃、平均最高氣 溫約23.1℃、平均最低氣溫約16.0℃、平均相對濕度約77.1%、3 月上半月累積平均降水 量約48.3 mm、3 月上半月累積平均降水日數約5.7 天。
【健康特性】
在飲食方面,建議食用一些新鮮的青菜、豆腐、魚類和海鮮等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有益於滋養肝臟和增強免疫力。此外,可以適量食用一些芝麻、葵花籽、核桃、杏仁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 在生活習慣方面,建議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身體代謝功能和免疫力。同時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保持身體健康。
【盛產蔬菜】牛番茄、美白菇、韭菜、青蔥、櫛瓜、紅鳳菜、胭脂茄、白鳳菜
【盛產水果】楊桃、枇杷、桑椹
【民俗】
▶ 家家掃墓:在驚蟄這天,許多人會到墓地掃墓,祭拜祖先和故人,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 吃春餅:春餅是一種用麵粉做成的薄餅,內餡可以是豆沙、肉末、蔬菜等,象徵著春天萬物復甦,人們在驚蟄這天會吃春餅,以慶祝春天的到來。
▶ 晒被褥:在驚蟄這天,氣溫開始升高,人們會把被褥、棉絮等拿出來晒太陽,以殺死細菌、蟲卵等,保持衛生。
▶ 放蚯蚓:驚蟄這天蚯蚓開始活動,人們會在田野、草地等地方放蚯蚓,以祈求豐收、好運。
【諺語】
▶ 驚蟄聞雷米似泥: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穀豐收,米價便宜。
▶ 二月初二打(音ㄉㄢˊ)雷,稻屋較(音ㄎㄚ)重過秤鎚:義同前,主收成很好。
▶ 驚蟄鳥仔曝翅:驚蟄後氣溫升高,不但土中蟄蟲出動,連鳥兒也飛出老巢,停在樹枝上 晒太陽。
▶ 未驚蟄打(音ㄉㄢˊ)雷,會四十九日烏:驚蟄之前就打雷,會連續下四十九天雨。
【種植】
▶ 北部:胡瓜、西瓜、甜瓜、白芋、筊白筍、薑、落花生
▶ 中部:薑、刁豆、菜豆、筊白筍、落花生
▶ 南部:烏豆、菜豆、筊白筍、落花生
【漁產】
▶ 蘇澳:花輝、目吼、釘鮸、沙魚
▶ 基隆:加蚋魚、釘鮸、鰮魚、沙魚
▶ 澎湖:鮸魚、青魚
-----------------------
如果您也想支持小農,了解小農的辛勤苦樂,請安裝努力小農,可以看到更多努力小農努力工作的情況,並可直接向小農購買產品。
努力小農App已推出新版,歡迎更新或下載安裝。
手機請至Google Play or Apple Store 下載,或 掃QRcode 。
資料來源:農業部
#努力小農 #二十四節氣 #驚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