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專區
Laudato Si 已故教宗方濟各的永續普世價值的遺產
2025-04-28

在聖經中,上帝抓了一把土,吹了一口氣,形成了人類,事實上,身土不二,我們就是我們吃的東西,而吃的東西來自土壤,最後我們又塵歸塵,土歸土,而這循環正被我們打破而失衡。教宗方濟各的《願祢受䜠頌》不僅是天主教的通諭,也是人類普世價值的結晶。(圖為花蓮長良里冬季的綠肥種碳現場,攝影/方儉)


我們以「台灣小農種碳」回應並紀念這位教宗。



去年郭中端老師邀我參加輔仁大學永續校園規劃案,讓我有幸接觸到教宗通諭,竟與聯合國SDGs不謀而合,看來普世價值人類共同的資產。(攝影/方儉)


這位來自阿根廷的教宗方濟各,留下的《願祢受讚頌》留給全世界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遺產,也是人類未來的願景。(圖片來源/方儉提供)

失去了一位普世價值代表的教宗

世事就是如此戲劇化且出人意料,4月20日外電新聞報導,久病且重病的教宗方濟各才接見了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教宗顯然與川普和范斯不是同路人,范斯也是教宗在世最後見到的外國政治領袖,第二天,4月21日(地球日的前一天)就傳出教宗病逝消息,這只能說是一種「安排」。

去年篤信天主教的景觀規劃建築師郭中端邀我一起參與輔仁大學的「永續校園規劃」,其中主題是以《Laudato Si(願祢受䜠頌)》為規劃的方向。我仔細研讀了《願祢受讚頌》的內容,才發現這份早在10年前,也是他擔任教宗第3年(2015年5月24日)發布的「通諭」揭露了現今所面臨的全球環境、人道危機,以及基督教教義中的生態解決之道。

我並非教徒,對於宗教的內涵所知有限,我避免解讀教義內容,僅對在《願祢受讚頌》中,關於永續的部分,和我近年從事「小農種碳」工作的體悟,謹作蠡測管窺,以紀念這位與眾不同,但引起我巨大心靈共鳴的教宗。

全文可在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可下載這份通諭全文,內容有6章,包括:

簡介(第 1-16 節)引述多位前任相關的發言,並指出「世界上沒有什麼是與我們毫不相關」,以及「因共同的關注而團結一致」。

《願祢受讚頌》教宗留給全人類的遺產

第 1 章:我們的共同家園發生了什麼問題? (第 17 至 61 節)

指出現在的人類與地球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的關係,產生了:I. 污染和氣候變遷,II. 水的問題,III. 生物多樣化的消失,IV. 人類生品質惡化及社會生活質素下降,V. 全球性的不公平現象,VI. 微弱的回應,VII. 多元的意見。

看到川普2.0在就任第一天,就就迫不及待的簽署行政命令,把多元、平等、包容(DEI)賜死打成 DIE,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等,我相信這已到了否極泰來的時候了。

第 2 章:創造的喜訊(第 62 至 100 節)。雖然本章討論了“信徒的信念”,但教宗指出,他意識到有些人拒絕或只是容忍這種觀點。這章主要講述聖經中的信仰與智慧,天主教對於聖經內容的詮釋,我不敢擅加解釋。其中有一段話引起我的共鳴:「同時,也肯定大地的恩賜和土 地的出產屬於所有人。那些開墾耕作、擁有土地的人有義務與他人分享土地的 出產,特別是與在他們當中的窮人、寡婦、孤兒和外鄉人分享:「當你們收割 田地的莊稼時,你不可割到地邊;收穫後剩下的穗子,不可再拾。葡萄摘後不 應去搜;葡萄園內掉下的,不應拾取,應留給窮人和外方人」(肋 19:9-10)。 」

第3章:生態危機的人性根源(第101-136節) 。包含了科技產生的利與弊,科技全球化帶給人類的各種衝突,以科技為中心,結果造成經濟、政治、生態、文化的負面影響。正如近來方濟各對於AI反思的呼籲。當代人為中心主義的危機和後果則是指出以人優先、科技中心,支配萬事萬物,而產生的危害。這像不像對「美國優先(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一記當頭棒喝?

第4章:整體生態學(第137-162節) 。這一章指出萬物都是緊密相連的,要把萬物看成整體,要了解尊重人類和社會層面的「整體生態學(Integral Ecology)」,關照到構成的各層面,才能洞悉人與境生態系統的整體關係,不能把社會、環境事物分開來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同時也要思考「文化生態學」,全球化、消費主義,造成的整體問題,枉顧人類豐富而多樣性的文化遺產、原住民的思維模式,因而產生巨大的現實社會與世代間的公義問題。

通諭中指明的方向

第5章:方法與行動路線(第163-201節)。在通諭中主張要國際對話與合作,舉出1992年地球高峰會,以及1972年《斯德哥爾摩宣言》所倡議的永續,以及相關的國際保護環境、生態、公平正義公約。值得警惕的,是第171節「買賣「碳排放額度」的措施可導致新的投機方式,對減少全球的污染氣 體排放卻無濟於事。美其名為承擔環境污染的責任,看似提供一個快捷簡易的方法,卻排除了目前環境中最需要的徹底改革,只是讓一些國家和地區鑽漏洞,繼續過度地消費。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強力主張,「小農種碳」不是只看減碳額度、賣多少錢,而是在種碳過程中,氣候行動所帶來的「永續價值和影響力」。這一章與《21世紀議程》到《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內容不謀而合,提出系統性、結構性的全面解決之道,更張調各層面的透明開放的溝通,這和小農種碳持續進行的「利益相關者諮詢會義」是相同的概念與實踐。


教宗方濟各去世後簡約的安葬在羅馬聖母院,而非梵蒂岡大多數已故教宗的長眠之所,力行簡樸(照片來自網路)

第六章:生態教育與生態靈修(第202-246節)。方濟各本人力求儉樸,不坐豪華轎車,只坐小車,也拒絕教宗的寢宮,只住簡單的客房,就連葬禮也力求簡約,並囑咐安葬在羅馬聖母院的簡單的壁龕,墓碑僅刻「Franciscus,方濟各」。因為在通諭中,強調「市場傾向推崇極端的消費主義,為銷售貨品,令人捲入不必要的購買及消 費這旋風中。強迫性消費主義是技術經濟模式影響個體的例子之一。 」


《地球憲章》敦促我們要脫離自我毀滅的現階段而重新開始,但我們仍未逐漸獲得可達成此目標的普遍性意識。在此,我附和《地球憲章》的大膽挑戰;「共同的終向史無前例地召喚著我們去尋求新的開端。讓我們這個時代成為被後人銘記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喚醒了對生命的重新尊敬,採取了堅定的行動去實現『可持續性』,加速了爭取正義與和平的奮鬥,並且能夠歡慶生命。」 所以主張「生態皈依」,基督信仰的豐富精神遺產是兩千年來個人及團體的經驗的結晶,對人類的更新,可作出珍貴的貢獻。

以及最後2篇祈禱文,為人類的公義、仁愛及和平奮關。為77頁全篇劃下句點。

川普讓我們更珍惜普世價值

展讀教宗方濟各的這篇77頁的通諭,宛若回顧了我大半生的歷程,不到這個年紀,很難有現在的感悟,我享受過科技,經歷大量物質文明,全球化的消費主義,到現在滿目蒼夷社會、政治、生態,美國人透過民主制度,共同選擇了一個「貪婪無厭饑不擇食」的總統,否定了人類花了半世紀建立的多元、平等、包容的普世價值,重回弱肉強食的野蠻時代。從正面來看,川普是個反面教材,讓我們更深刻認知人類的普世價值是多麼脆弱不堪一擊,我們更要奮力維護普世價值。

剛好下週要進行「台灣小農種碳專案」的現場稽核,將走訪全台灣數十個小農現場,這也是我們在實踐SDGs普世價值的現場,雖然我們很小,但再大的黑暗,也無法吞噬一隻螢火蟲的微光。這也算是我們一起回應、紀念這位胸懷慈悲,高瞻遠矚教宗。

==========

如果您也想支持小農,了解小農的辛勤苦樂,請安裝努力小農,可以看到更多努力小農努力工作的情況,並可直接向小農購買產品。

努力小農App已推出新版,歡迎更新或下載安裝。

手機請至Google Play or Apple Store 下載,或 掃QRcode 。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4068 )

About Us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是1990年發起地球日,和1992年台灣環保團體參加地球高峰會後決定成立的基金會,推動綠色消費運動。天地和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因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倡議環安、農安、食安而設立的營利機構,開發「努力小農 App」,並從事國際自願性減碳專案,幫助小農取得國際碳權認證,實踐永續發展目標。